博学大讲堂讲座:让生命开出“金蔷薇”—读研写演讲座

时间:2019-05-19

在“金蔷薇”艺术节来临之际,为让同学们更好地编写排练剧本。5月10日晚,文学院邀请了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兼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王尔勃教授为18级以及17级学生代表与时习楼A201教室做了题为《让生命开出“金蔷薇”》的讲座。

王尔勃教授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金蔷薇”这一词的出处典故。接着他向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读、研、写、演”,王尔勃教授提出,读研写演就是师生们以“第二课堂”方式,将文学经典课外阅读、评论研讨、编创写作,作品演示为一体的循环进行的系统性教改工程。通过此类形式的教改工程,可以得到两种“激活”。第一种“激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激活,它可以唤醒人们的创造力、自信心,可以激发人的“好奇心”和“童心”,满足“梦幻体”。第二种“激活”则是作品与读者或经典文本与改编剧本之间的双向激活,它提出了文学“互文性”,经典文学是众多文本围绕某一原型或母题形成相互参照,经典受后人多种阐释,多次改写而生生不息。其中,王尔勃教授特别提到,改写重编作品不可随意杜撰,也不是单纯追摹,而是更换“皮相”乃至“骨架”以重现“神髓”。

在改写剧本方面,王尔勃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两大方略,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方略之一:要立足于经典精神,其中包括三点,一是抓准原著主题,确立戏剧主线。二是发掘戏剧冲突,掌握表演公式。三是精心设计“戏眼”。方略之二:编创拓开想象天地,剧本重在写意,贵在点睛而形成氛围,例如戏剧《日出》中的五人并立,《重于泰山》的意象群,《等待戈多》等作品的完美呈现。表演方面王尔勃教授表示,表演的基本要求是要求演员们不偏台,不背台;行动时不等词;节奏徐、疾、停。对于同学们的提问王尔勃教授也是耐心的一一回答,相信有了这些指导,同学们能更成功地呈现作品。  最后王尔勃教授鼓励同学们积极大胆创新的去表演剧本并以“建立信念,抓住体验,勇于创造,回到文学”为结束语,结束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