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⑱】陈珍凤:从广西外院到越南,用青春书写创业篇章

时间:2025-07-08 来源:校友办、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在广西外国语学院2005级应用越南语专业的校友中,陈珍凤以其卓越的成就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榜样。她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的故事,是青春与梦想的完美结合,是坚持与努力的生动体现。

 

陈珍凤:从广西外院到越南,用青春书写创业篇章

 

校园生活:温暖与成长的回忆

陈珍凤,广西外国语学院2005级应用越南语专业的优秀校友。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学生活对陈珍凤来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故事,点点滴滴都充满了回忆。她特别难忘的是她的班主任劳灵玲老师,年轻漂亮,善良,和蔼可亲。大一的第一个中秋节,刚离开家的她特别想家,劳老师组织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起欢度中秋。大家载歌载舞,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老师和同学的陪伴,她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陈珍凤校园时期

陈珍凤(右一)入学军训合照

陈珍凤(第一排左一)与朋友合照

 

留学经历: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在越南留学期间,陈珍凤利用下午的时间去做兼职,周末有空也会做一些临时翻译的工作。这些兼职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还让她对越南的文化和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毕业后,她进入一家贸易公司担任翻译兼销售工作,在此期间系统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凭借扎实的业务积累,她随后与丈夫共同经营外贸业务数年。这段宝贵的从业经历,为她日后自主创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留学期间外出参观学习

 

创业之路:从梦想走向现实

在越南铝型材行业,“正兴铝业”正逐渐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而它的创始人陈珍凤,正是广西外国语学院2005级应用越南语专业的优秀校友。这位从校园走出的创业者,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语言学习者到实业家的精彩转型。她不仅是专业课堂上的佼佼者,更活跃于各类实践活动中。当同龄人享受假期时,她已开始运用越南语专业知识参与跨境贸易实习。“那些兼职经历让我提前触摸到了真实的商业世界,”回忆往昔,她感慨道。正是这份早熟的市场敏感度,为她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

2019年,当大多数同学选择进入企业工作时,陈珍凤却看到了越南制造业的蓝海机遇。并在当年凭借对越南市场的深入了解和语言优势,她毅然踏上了创业征程。创业初期,陈珍凤与其先生从厂房选址到设备采购,从技术攻关到市场开拓,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最困难的时候,我既是老板,也是业务员、翻译兼质检员,”她回忆道。正是广西外院培养的复合型能力,让她在危机中找到了转机。语言优势帮助她精准把握越南市场需求,在校锻炼的组织能力让她高效管理团队,而实习积累的实务经验则让产品质量控制游刃有余。经过三年深耕,正兴铝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产品更远销东南亚多国。

“创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陈珍凤这样总结自己的心得。如今,她正带领团队研发环保铝材,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绿色制造的标杆企业。从广西外院教室到跨国工厂,这位校友用行动证明: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可以成为撬动产业的支点。

 

二十周年校庆返校

参观校史馆与欧老师合影

二十周年校庆与朱妈妈合影

 

母校寄语:感恩与传承

“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是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校训,也是陈珍凤时刻铭记在心的座右铭。她表示,无论身处何方,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作为学姐,她很荣幸能与学弟学妹分享一点工作经验与心得。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注重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拓展人脉和知识;勇于尝试实践,在经验中总结经验;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她希望大家珍惜大学时光,在探索和求知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陈珍凤的创业故事,是一曲关于勇气与坚持的赞歌。从广西外院校园里的越南语学子,到越南铝业领域的开拓者,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敢想敢为"的真正含义。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陈珍凤证明了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可以成为事业的基石。

她的成功并非偶然——那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是面对困难时的永不言弃,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商业智慧的生动实践。正如她常对团队说的:"做实业就像学语言,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如今,她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越南市场动态的习惯,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正是广西外院精神的延续。

对于怀揣梦想的学弟学妹们,陈珍凤的故事传递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成功不在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行动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在全球化浪潮中,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一个新世界,而将语言优势与产业洞察相结合,就能创造无限可能。

愿每个广西外院学子都能像陈珍凤一样,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在世界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因为梦想,从来不怕路途遥远;因为坚持,终会遇见星辰大海。

 

一审:卢春燕 二审:欧燕群 三审:梁淑辉